防水等级通常依据国际标准IP(Ingress Protection)防护等级划分,主要针对固体异物(防尘)和液体(防水)的侵入防护能力,由两位数字组成:第一位表示防尘等级(0-6),第二位表示防水等级(0-9K)。
IP34是电子设备常见的防护等级之一,由防尘等级(第一位数字“3”)和防水等级(第二位数字“4”)组成,整体防护能力适用于多种日常及轻度户外场景,具体表现如下:
一、IP34的防护含义
1.防尘等级(第一位数字“3”)
防护能力:能阻挡直径≥2.5mm的固体异物侵入,例如手指、粗粉尘颗粒等。
局限性:无法完全阻止细小灰尘进入设备内部(直径<2.5mm的粉尘可能少量渗入),但不会因灰尘堆积影响设备正常运行。
2.防水等级(第二位数字“4”)
防护能力:可承受任意方向的溅水(如雨水斜淋、洗手时的水花、轻微泼溅),测试条件为“10L/min的水流强度下,任意方向喷射3分钟”。
局限性:不能浸泡(如掉入水池、浴缸),也无法抵抗高压水流直接冲击(如高压水枪冲洗)。
三、适用场景与不适用场景
1.适用场景:
日常使用:如厨房操作时的油烟和少量水渍溅落、雨天短时间户外使用(无强暴雨)、洗手时的水花溅到设备。
轻度户外:如普通户外散步、非暴雨天气的短途出行,可应对自然环境中的零星雨水。
家庭环境:适用于桌面小家电(如小型收音机、部分智能开关)、室内灯具、非防水要求极高的电子配件。
2.不适用场景:禁止浸泡(如掉进马桶、水盆)或长时间淋雨(如暴雨中暴露)。
不能承受高压水流(如用花洒直接冲洗、水龙头直射)。
不适合潮湿环境长期放置(如浴室、泳池边),可能因持续水汽渗入影响设备。
总结来说,IP34属于基础防护等级,主要应对日常使用中的轻微溅水和较大颗粒异物,适合对防水要求不高的室内或轻度户外设备。但需注意,它远不及IP67/68的防水等级能力,不能用于游泳、潜水、高压冲洗等场景,使用时需避免设备直接接触大量水或处于潮湿环境中。